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方位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
湖北省宜昌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全方位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,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。各族群众在空间、文化、经济、社会、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,绘就出手足相亲、守望相助、相融共生的生动画卷。
加强社会互嵌,各族群众共同参与过上“好日子”
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始终坚持统筹用好政府、社会、各族群众多元力量,整合各方资源,组织各方参与,凝聚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合力,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。聚焦房前屋后的实事难事和群众急难愁盼的大事小情,按照由点及面、循序渐进、逐步深入的方式,动员各族群众共建中华民族美好家园。
走进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大房坪社区麻溪冲小区,这里绿树成荫,草坪连片,流水潺潺,环境优美,一派宜居祥和景象。“在此之前,这里可不是这样,绿化是无物业小区长期以来‘老大难’,由于无人管护,树林中垃圾遍地、杂草丛生,周边居民反映强烈。”大房坪社区党总支书记陈俊介绍。大房坪社区有汉族、土家族、朝鲜族、傣族、侗族等各民族群众,其中长期居住在此的少数民族居民10164 人,占社区总人口的72%。近年来,社区创新推进服务管理,以“共治、共建、共享”为主线,发动党员、代表、居民参与“认领一棵树,共护幸福林”活动,每棵树都挂上了认领牌。
由认领“一棵树”所带来的化学反应迅速引爆。麻溪冲召开20多场恳谈会,就社区的基础建设、产业发展、人居环境、互帮互助等各方面征求意见建议。社区居民你一言、我一语,说变化、话发展,下沉党员干部收集诉求,社区党支部汇总梳理,“大党委”和乡镇党委研讨解决办法,县委领导实地调研并支持决策,“五方力量”共同打造最美菜园、整洁柴棚和美丽庭院。麻溪冲各族群众共同商议制定《冲民公约》,深入挖掘和宣传群众身边的“最美家庭”及感人故事,鼓励各族居民团结友爱、互帮互助,共建温馨、和谐、文明小区,过去脏乱差的麻溪冲“无人理小区”变成了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管理的“幸福小区”。
深化就业互嵌,构建中西部联动发展新局面
宜昌市当阳市,深入实施“中华民族一家亲,内地新疆心连心”共促企业融合式发展计划,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跨区域交流合作的新模式、新路径,指导湖北宏贤鞋业公司着力打造“鄂疆交融发展实践创新基地”。
为积极深化与新疆巴楚县、皮山县的劳务协作,及时了解当地求职需求,针对性挖掘本地岗位资源,探索开展跨区域务工合作,制订《企业招聘新疆籍来宜务工人员操作流程图》,同时,加大资金、政策、待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,促进中西部联动发展,实现经济互补、产业协作、利益互嵌。
企业深化“党群共建、团结共融”实践,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着力加强新疆籍来宜集中务工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,组织各民族群众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等8场次覆盖500余人次,引导各民族群众牢固树立“四个与共”的共同体理念。同时,围绕“中华民族一家亲、同心共筑中国梦”主题,举办民族团结进步“新春大联欢”、“浓情端午心连心、民族团结一家亲”进企业、“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”、干部员工“结亲交友”等互动交流活动10余场,切实增强企业各族务工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截至目前,湖北宏贤鞋业公司已先后吸纳全国各地汉族、土家族、回族、东乡族、维吾尔族等各民族员工200余人,既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,又为各族群众就业提供平台支撑。
促进文化互嵌,各族群众“和美龙舟一起冲”
民间传统节目“二月二”龙抬头那天,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三渔冲村的文化广场上,各族群众相聚一起,歌舞欢腾,通过自编自导自演,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和美龙舟一起冲”乡村晚会。
“村晚”舞台上,来自全镇26个村、社区自编自导自演的16个节目轮番上演,既有舞狮舞龙、采莲船、南曲、山歌、三句半等民间表演形式,也有电吹管、歌舞、小品等气氛热烈的节目,演出精彩不断、高潮迭起。村民们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。
活动现场,还开展了“小幸福行动”,为各族群众提供免费的拍照、健康检查等便民服务,并设置了人社、医保、司法、民政、自然资源、禁毒、农业农村等7个“政策心连心”展台,为村民解读政策、答疑解惑。
龙舟坪镇打造“村晚”平台,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,促进文化互嵌,推动各族群众文化交流,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,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。
实现空间互嵌,推动共建共享团结发展
近日,第十届“宜昌最美家庭”揭晓,生活在远安县城的伍不里哈思木·依迪日斯家庭荣登光荣榜。
伍不里哈思木·依迪日斯家庭是维吾尔族家庭。2004年,20岁出头的依迪日斯从老家新疆英吉沙来到远安,摆摊设点做起了特色烧烤生意。在这十几年时间里,依迪日斯在远安顺利安家落户、生根开花,和妻子、女儿一家六口在远安经商、生活,昔日小小的烧烤摊也发展成颇具规模的新疆特色烧烤门店。他们一家通过勤劳的双手,在远安购置了房产和汽车,还把全家人的户口迁到了远安,成了名副其实的远安人。
日子越过越红火的依迪日斯不忘回报社会,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。从2017年至今,依迪日斯坚持自费购买物资,走访、帮助远安的困难家庭。7年来,被他的爱心温暖的有低保户、环卫工人、困难学生家庭、残疾人、退役军人,还有抗美援朝老兵及其家属。每次走访慰问时,依迪日斯都用带着浓浓新疆口音的“疆普”与慰问对象沟通交流,讲述自己在第二家乡远安从无到有的励志创业经历,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困难群众,以实际行动浇灌民族团结之花。